孩子怕高怕摔怕碰是因为胆子小?别再误解孩子了,“它”才是元凶
来源:
|
作者:彩虹梯儿童康复中心
|
发布时间: 2024-03-13
|
3 次浏览
|
分享到:
很多父母总是焦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丢三落四,上课忘记带作业,回家丢掉了雨伞帽子红领巾,还总不愿意上体育课,走路容易摔跟头等等。
父母着急上火孩子总是出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影响学习生活。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简称感统失调,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感统”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器官感觉输入传输到大脑整理统一,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失调”就是:大脑不能正确的有效的组织统合处理,运作指挥肌肉组织。
造成这样的原因的是大脑发育不良和训练不足。孕期不良刺激,过早离开母亲,较少的肢体言语交流,后天教育方式不得当,早期活动受限,如:爬行,咬手等动作的禁止,过早的智力教育,少活动导致的感觉统合发育不良。
0-10岁是孩子感统高速发育的时期,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普遍为:运动能力弱,学习困难!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受限、思维、语言受限,个性发展不良,情绪控制困难等。
孩子的前十年是神经系统完善的重要时期,脑部发展和可塑性非常强。神经系统是交通指挥总枢纽,众多感觉流通顺畅,或者整体性统合得当,脑部可以统合整理这些感觉得到认知,活动,学习这些能力。发展良好,性格情绪稳定的孩子才愿意去挑战困难,挑战成功会有成就感满足感,失调孩子很难享受成就感,影响性格发展。
1、前庭失衡,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小动作多,平衡能力弱,如原地转圈能力不 足,言语困难等。
2、书写困难,执行任务能力困难。如:阅读、识字、书写偏差等,影响孩子学习生活发展。
3、触觉敏感过分防御,孩子从子宫里面触觉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皮肤,身体接触,刺激敏感。上课容易分心,由于感觉敏感,会胆小,恐惧,害怕陌生环境,脾气比较暴躁。容易焦虑,不合群,因为过于敏感所以难以融入集体,建立友谊困难。
4、本体感觉统合不良:时间感觉空间距离判断偏差,身体笨拙吃力,技巧性的动作学习困难,如:踢球,篮球等。动作协调性差,抗拒跑步等运动。
5、学习能力不足,各方面感觉统合困难,丢三落四,执行任务困难。
感统失调的孩子需要专业系统的训练来整合自己的能力。
家长帮助孩子训练感统能力的方法前提:亲子关系良好,这是孩子成长发育的一切前提因素。家长积极陪伴孩子参与活动。用玩耍形式进行训练,创造轻松的训练环境。